返回

重生07:从小学生开始加点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63章 标题是上一章最后一句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。”

    事实证明,连向李颜发出邀请的超导材料研究团队也没想到李颜会来。

    搞得他们一群人都慌里慌张的,汇报都没汇报好。

    毕竟都他妈四月了,还在这扯17年计划,也是有点意思。

    不过李颜没怎么说话,也没发怒,就是安安静静听着——虽然也不算很用心就是了,中间甚至跟韦韵之聊了会儿。

    “大家没信心,对吧?”等到会议结束了,他才终于开口,“觉得这种工作是看不到头的,也没什么紧迫感,甚至有点动力缺乏。”

    大家面面相觑,也没敢多言。

    “要我说,哪怕室温超导,也不难,突破随时可能发生。所以大家反而应该有紧迫感。”

    没……没什么难的?

    此话一出,众人皆惊。

    “不要把材料科学当工程,这东西是跳跃式发展的,不要有一种思维定式,觉得按计划一点点做就会一点点积累,然后完成突破。新材料的出现都是直接改变认知的。”

    难得李颜出面说话,大家记录得都挺认真。

    “思维定式,这是关键。超导的研究,甚至说材料的研究,经常受制于过去研究的‘经验’。具有超导相的元素大量存在,我们总结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经验,远离氧化物,远离铁磁元素,说到底都是完全没有接触到核心远离的纯粹经验主义。”李颜说得比较快,看起来其他人跟上还有点难度,“这些在铜基和铁基超导诞生之前,都是金科玉律,然而现在都成了笑话。”

    大家笑了笑。

    “大家总觉得室温超导很难,甚至不少人眼里,这东西属于‘人类无法解决’的难点之一。要我看,难就难在这些固化的经验,以及经验背后形成的强大惯性与利益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众人的笑容马上收了回来。

    联想到最近李颜的经历,莫不是后边会有一波爆发?那他们可扛不住啊……

    “材料科学发展的大趋势是走向越来越复杂的多元化合物,所以简单体系的经验非但逐渐无效,甚至可能成为阻碍。任何物理现象,扯上温度了总会出现各式不可能三角,而我们想要做到的,就是实现不可能三角……”

    李颜侃侃而谈,全程流程一字未错,一个口癖没有,甚至一个思考停顿都没有地讲了七八分钟,听得在场众人大气不敢喘,脑子全力跟进。

    “我们要把视角放开,从宇宙的尺度看,‘室温’是个什么特别的温度吗?从人类科技史的发展来看,超导研究才多少年?从铜基到铁基也不过二十年,中间还有多个新超导体系的诞生,算上各种新思路,其实发展是相当连续的,从未停止。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点头,眼神多少都有点变化。

    “我看现在很多人把常温超导当成神迹了,总觉得搞定常温超导了,生活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李颜说道,“别说常温超导……就算是可控核聚变,出现的时候也不会带来太明显的变化。不仅要其他各项技术、硬件能匹配,还要业态适应过来,要‘平稳落地’……大家不要夸大手头工作的意义,从而背负没必要的压力,具体内容我今天先不讲,等有空了过来跟大家开研究会,今天就是振奋一下士气。”

    大家对于这一番发言还需要时间消化,越是认真消化,越是没法瞬间表现出兴奋来,这反而让李颜很是满意。

    类似的会议,李颜在整个四月频繁参与。

    涉及内容比较杂,方方面面的,不过全是些很前沿的科技,目前为止要么只有一点基础,要么连基础都没有的那种。

    在孙淼看来,这些会议全都叫“可行性会议”。

    他认为李颜就是去给信心的。

    事实还真是如此,李颜就是想给这些研究团队足够的信心,从他的角度阐述可行性,让研究能全情投入地推进。

    有了这个一往无前的自信基底,才能从心底里相信李颜后边给的技术路线,按他的指导全身心投入,从而创造寻常人眼中的奇迹。

    量子计算机、超微型无人机、碳炔纤维、超常真空管道磁悬浮、量子通信组网、可控核聚变的新磁场位形、多种复杂的天文算法、超导环制造大型引力异常区……

    项目是一个比一个复杂。

    知道这些信息的人,再怎么不敏感也该知道,李颜在下一盘大棋。

    但是再敏感的人,都搞不明白李颜准备下什么棋。

    黄国晖更是看得一头雾水,本来以为李颜会从核武的角度出发,研发出更猛的导弹,或者更强大的现代战争兵器。

    没想到搞了半天他甚至还没接触什么军工项目,只是把手头有的项目搞更深入而已。

    除了听起来有点莫名其妙的超微型无人机可能跟军工有关,其他的太难联系了。

    或许是正式进入军工研究前,要把未来科技接下来的研究先交代好?

    又是一天忙碌完,李颜疲惫地回到了华江一号。

    尽管过去了很多天,李颜还是对小卖部感到心有余悸。

第563章 标题是上一章最后一句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